1) 學校概況
1.1) 簡稱
GT的全稱是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比較正式的簡稱是Georgia Tech,往往也因此更進一步縮寫為GT。另一個縮寫方式“GIT”則一般是外人在用,GT本校的人通常是不用的。之所以不用,據估計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對MIT之盛名的逆反心理,你叫MIT,俺就偏不叫GIT;就像CalTech的人寧愿把他們學校叫做CalTech,也不愿叫做CIT一樣。
由于Internet的普及,GT的域名gatech.edu漸漸為人熟知,GaTech這個簡稱也開始通用起來,有人把GA發(fā)作一個音:“嘎-Tech”;不過當然也有人把GA分作兩個音:“G-A-Tech”。只是對亞特蘭大市民來說,更常用的簡稱是:“Tech”,只有一個音節(jié),簡單、干脆、響亮,比如:“Are you a Tech student?”
有趣的是,Internet上是有一個域名叫做git.edu,但不屬于Georgia Tech,而屬于印度的一個學校Gogt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詳見[url]http://www.git.edu[/urr])。
1.2) 地點
Tech校園并不是很大,位于亞特蘭大的中城(Midtown)地段。 Tech校園的北邊界是十街(10th Street)。美國的城鎮(zhèn),常有從市中心不遠處開始,往南或北按順序編號來命名街道的習慣。Tech校園的南邊界是North Ave.,差不多相當于1st Street,往北依序是3rd St.,4th St.,等等直到10th St.,就是Tech 校園的北邊界了。當然,十街再往北也還有一些房產屬于Tech,但為數不多。
亞特蘭大是可口可樂的故鄉(xiāng),也是CNN的故鄉(xiāng),《飄》的故鄉(xiāng),馬丁•路德•金的故鄉(xiāng)。這些都是亞特蘭大人引以為傲的、舉世皆知的人和物。 可口可樂總部那座樓就在GT隔壁,只隔了一條街。不過那地方并不歡迎游客。在市中心(Downtown)另有一個可口可樂世界(World of Coca-Cola)是供游客游玩的地方。不過市中心說起來也不遠,從Tech校園南端出發(fā),向南步行最多半個小時就到了。
在校園里開闊地帶一抬頭就能看到的,除了可口可樂總部以外,還有南方貝爾(Bell South)總部(現在是at&t),以及其它一些高樓。美國的財富500大公司(Fortune 500)里頭,有12個總部在亞特蘭大。亞特蘭大在這一指標上僅次于紐約、休斯敦而位于全美第三。
亞特蘭大是全美最繁忙的航空港。在Tech校園里抬起頭在天上掃視一圈,能見度好的話任何時候都能看到三架以上的飛機。當然,因為CNN總部離Tech校園不遠,它的直升機在我們頭頂上轟鳴而過也不是很稀奇的事...
至于環(huán)境,Tech校園內部還行,但各位初到時,也許會對Tech周邊街景大失所望,因為這也許根本就不符合各位對繁榮發(fā)達的現代化都市的想象。殘舊發(fā)黑的電線桿,橫七豎八的電線,都在表明這個城市上了點年紀,不象新興都市那樣可以把線路都埋在地下。而且地處Midtown,并非富人聚居的優(yōu)雅區(qū)域,市容也不總是那么干凈整潔。再加上公共交通系統(tǒng)說不上特別方便,哪都輕易去不了,也難怪很多人來了后感嘆“美國真是個大農村,連亞特蘭大這樣的城市都象農村。”不過下文會說到,只要有了車,哪都能去,那時就能充分體會到身在亞特蘭大的好處了。
1.3) 學術
眾所周知,Georgia Tech的工程學科是美國頂尖的。一般人說到的美國三大理工學院(Institutes of Technology),MIT理工俱強,是當之無愧的龍頭老大;CalTech理科不輸給MIT,但工科略遜,當居第二;GaTech工科強于CalTech但弱于MIT,理科雖說近年急起直追,畢竟底子薄,相對比較落后,只好當老三。
以前有人私下把Georgia Tech稱做"MIT of the South"。不過GaTech的人自尊太強,奮起反擊,反而公開喊出了:"MIT: Georgia Tech of the North"的口號,流風所及,連MIT的人也常常幽默一把,稱自己的學校為"Georgia Tech of the North"。:)
美國的其它很多州也都有理工學院,比如IIT(Illinois),NJIT(New Jersey),VT (Virginia),Texas Tech等,但是論學術聲望,都無法與這三大理工學院相較。
1.4) 體育
比起另外兩大理工學院,GaTech學術聲望有所不及,但體育是強得多了。美國的三大球類運動是籃球,橄欖球和棒球。GaTech的橄欖球曾獲得1990年全美大學聯(lián)賽冠軍,這么多年來也幾乎總是能保持在全美前二十五名,全無書呆子模樣。當然MIT和CalTech都是私立的小規(guī)模學校,不搞體育特招,不象GaTech這樣的公立大學校那樣專程到中學里去招優(yōu)秀體育人才就是了。
不過美國的大學,不論公立私立,總體學術優(yōu)異的同時還能保有體育特長的,倒確實不多。除了GaTech以外,UMich、UIUC、Stanford和Duke大概是僅有的幾個。
GaTech的球隊,不論籃球,橄欖球還是棒球,都叫做Yellow Jackets,吉祥物是大家在GaTech的網頁和出版物上都能看到的那只黃蜂。每逢GaTech的橄欖球隊比賽,亞特蘭大及周邊地區(qū)總有上萬人前來觀戰(zhàn)。整個校園停得滿滿的都是球迷的車,到處黃蜂旗獵獵飄揚,小孩們穿了黃蜂服到處躥,大人在草坪上架起便攜烤肉架燒烤吃喝,大聲說笑。吃飽喝足,時辰到了,才進場看球,簡直和過節(jié)一樣。因為比賽當天校園里往往多數地方都只讓有球票的人停車,你要是不想看球,只想到學校學習,對不起,另找地方停車去。
從這一點可以看出美國人對大學體育運動的熱衷。亞特蘭大的三所主要大學,Emory和GSU都沒有象樣的球隊,所以大家只能把一腔熱情寄托在Tech身上了。:)
離亞特蘭大一個小時以外的UGa的體育也很好,所以自然和Tech成了死對頭。每年橄欖球賽季的最熱鬧的一場都是Tech和UGa對決,不管誰主場,對方都會有大批球迷開一個小時的車前往助威。雙方球迷挖空心思打擊挖苦對方,往往成為兩邊各自校報那一期的重頭戲,煞是熱鬧...
2) 衣食住行
2.1) 住
Tech地處Midtown,雖說不上是寸土寸金的地段,但在這附近住得比較貴并不奇怪。 學校提供給研究生的宿舍共有兩處,一是GLC(Graduate Living Center),二是在North Ave。我們建議新生第一年盡量住在這些宿舍里。相對來說裝修比較好,設施也齊全方便,比起校外的房子,貴是貴了一些,但可以省下無數的麻煩。這里歷年老生的經驗之談,就是多費些錢來躲開不必要的麻煩,通常要比省下錢然后硬著頭皮對付那些麻煩劃算得多。尤其對于剛來到美國的新生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是盡快適應這里陌生的語言和文化環(huán)境,適應緊張的學習和研究生活。在學校里住上一年,適應了這里的生活,而且對學校附近情況都比較熟悉了,再搬出去也不遲。
上面說過十街是Tech校園的北邊界。十街和十四街之間的一大塊地方通常叫做Home park,是大批Tech學生聚居的地方。這里的房子因為不是校內的宿舍,沒有統(tǒng)一的裝修管理,房子的質量和租金上下差別很大。從最便宜的200多美金但只能在客廳打地鋪,到600多美金享受比校內宿舍更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都有。多數人滿足于300到400之間的房價,但要是加上水,電,氣,電話等亂七八糟的費用,較多的時候每月也許也需要100 多,所以對許多人來說還不如住在學校里,交完一筆錢就什么也不用管來得舒服省心。
當然,Homepark的便宜房子有不少比較老舊。離Midtown遠一些的地方,同樣的價錢往往可以租到好得多的房子。所以有了車之后可以考慮搬到遠一點的地方住。不過這也要看各人習慣和喜好。有不少人搬到離學校二三十邁(英里)外的地方,住上最多一年,就又搬回學校附近來了,因為每天開那么遠的路上學回家實在是很煩人的一件事,尤其大家的功課和研究工作常常本來就很煩,要是再多碰上幾次交通堵塞什么的,對居住環(huán)境不那么挑剔的人便會覺得,在學校附近住破房子其實也沒什么不好...:)
對于還在國內的新生來說,在來美國之前首先要做好一個心理準備,就是不要對這里的生活質量抱太高的期望。期望越高,通常來說失望就越大。GLC等貴為奧運村的宿舍,臥室面積小得能讓沒有思想準備的人第一次見到的時候倒吸一口涼氣:當初那些人高馬大的運動員,是怎么擠進這么小的臥室里來的? :)
在Homepark花三百五一個月租到的房子,算起來差不多要三千塊人民幣,卻可能是那種一下大雨屋角就漏水的老掉牙的房子。當然,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里靠近市中心,所以才這么貴。
相對來說,那些鄉(xiāng)下大學城的住處往往又好又便宜。然而實際上那樣的生活是否合適,還要看各人的性格喜好。一些人覺得山清水秀怡情養(yǎng)性的地方,另一些人卻會覺得窮山惡水無聊之極,遠不如大城市的生活來得熱鬧有趣。亞特蘭大算是比較大的城市,比起鄉(xiāng)下還算熱鬧,至少好吃的好玩的還比較集中,這么想一想,也許你的心里就能平衡,甘心住這些相對又貴又差勁的房子了。:)
還有一個治安的問題。在Tech校園里要好些,因為Tech警署在校園里布置的警力, 盡量做到讓你不管在校園哪一點,在視野所及的范圍內能看到一輛警車,加上校園里人來人往很熱鬧,心理上會覺得安全些。出了校園就不大一樣了,因為Midtown地帶頗有些無家可歸的黑人,成天晃來晃去,也許在路上碰上誰就找誰要錢,也許在Homepark找一條街挨家敲門過去要錢。這些黑人多不是亡命之徒,只要還能填飽肚子,便不會鋌而走險,所以一般不會用強。你同情心發(fā)作給他幾毛一塊錢,或干脆就說對不起身上沒零錢,他們通常不會再糾纏。Tech左近偶爾有持械搶劫的案件,平均一年大概有兩三次,多發(fā)生在深夜或凌晨,所以只要不在那個時候一個人在外行走,通常就沒事。
2.2) 行
大體來說,在美國,沒有車就相當于沒有腿。不過對于剛到美國的新生來說,反正要么住在校內,要么住在學校附近,平時上學可以步行,或買輛自行車代步,或更酷的話蹬滑板,或者甚至穿旱冰鞋溜來溜去,用不著開車。周末需要購物的話,學校有專門往返于校園和最靠近的超市Atlantic Station之間的校車(Tech的校車叫做Stinger),只要在GLC門口等Stinger就行了。
平時如果在學校學習得比較晚,不想走夜路回家,也可以打電話叫Stinger來送你回家。學校發(fā)給新生的手冊里會有詳細說明。等Stinger通常至少要等上十幾分鐘,所以膽子比較大的人也往往不愿等Stinger而寧愿走回家,還更省時間。
亞特蘭大有地鐵,也有公共汽車,都統(tǒng)一叫做MARTA。說起來離Tech校園不遠就有地鐵站。但地鐵所能到的地方畢竟有限,而公共汽車雖說線路較多,班次卻太少,遠遠不能和中國發(fā)達的公交系統(tǒng)相比(因為美國畢竟多數人自己開車,不坐公共汽車)。所以在美國呆上一段時間,通常還是要買車的,否則出門實在不方便。很少有人一下就買新車。多數人財力有限,還是先買輛舊車開開。
2.2.1) 買車
買車是一件很費時間精力的大事。這里有一種說法,就是買一輛車所要花費的精力,大致相當于選修一門很重的課一整個學期所需的精力。筆者了解范圍內所能打的比方,就是相當于修計算機系的AOS(高級操作系統(tǒng))課一整個學期所需的精力。對于多數人,這都是第一次買車,要從無到有地學會很多東西。好在現在網絡發(fā)達,可以在網上讀到的各種資料很多,關于車的方方面面的基本常識掌握起來沒有那么難。主要花費精力的地方在于選車和試車。舊車以品牌,型號,年份等劃分,從一千多塊到一萬多塊都有。一般人第一次買舊車往往是買三千到五千之間的車。一方面,價錢太低的車不大可靠,往往有很多毛病是第一次擁有車的新手伺候不好的。
另一方面,價錢太高的車,我們剛來不久還沒經濟實力問津;既使有錢,確實能買得起比較貴的車,也畢竟因為是新手,車技不熟之時,不免磕磕碰碰--太貴的車要是弄得一身傷痕,很讓人心疼的。所以就算有錢,第一次也多不愿買太高級的車。三千到五千之間算是比較合理的入手價格。
一般人要買舊車,首先都是在網上(在亞特蘭大通常是看atlanta.craiglist.org的舊車買賣廣告欄)找一堆符合心目中理想條件的車子,一一打電話給賣主詢問更多細節(jié),約定看車的時間地點,然后如果能約得上,就央一兩個有車的同學朋友帶你去看車??窜嚂r一般還要試車,還得那會開車的同學試開一陣,感覺一下各方面性能,然后才能得出初步結論說這車值不值得買,值不值這個價等等。如果對這輛車不滿意,回來后還得再從挑廣告一步做起,再來一次。一般來說,包括來回路上時間,看一輛車得花上整整半天的時間。這里大家都忙,所以要買車的人實際上在這上面欠了帶他去看車的同學很大的情。如果老看不到滿意的車,老要重新挑,就得欠很多很多的情。
上面說的買車步驟很粗略,省掉了很多其實都很重要的細節(jié)。大家將來自己買車的時候自然就會有所體會。
2.2.2) 學車
最終買了車,還得學開車。美國自動車比較普及,比手動車好學得多。盡管如此,還是要認真練好了車技才好去考駕照。
在這里買車學車的過程,多數情況下是這樣:先考學習駕照(Learner's Permit),再買車,然后為車買保險,上牌照,然后練車,然后再去考正式駕照(Driver's License)。
學習駕照的考試主要考交通規(guī)則。對于經歷過成百上千次考試,考托考寄考出來的各位,應該是很容易的。只需考前拿那本交通規(guī)則讀上一兩個鐘頭,基本上沒有考不過的道理。
法律上講,考到學習駕照之后,才有資格練車,而且用來練習的車必須有保險。這里有一個矛盾,就是只有學習駕照而沒有正式駕照的話,保險比較貴;但是要練車又必須先保證這個車有保險,而這時練車的人當然只有學習駕照而沒有正式駕照,所以只好先買這個比較貴的保險再說。
另一條出路是,不用自己新買的車來練,而用老生的車來練,練好了,考到了正式駕照,再去買那比較便宜的保險。然而這一條出路通常比較勉強,因為實際上沒有幾個老生愿意拿自己的車給新手練。首先當然是擔心新手車技太差,把車撞出問題來了,這樣不光修車麻煩,將來這輛車保險大幅上漲也都要由這個老生負擔;另外一個原因是,練車的過程總是在低速水平上反復加速減速,實際上對車的磨損很大,練得多了也許會把好好一輛車的壽命減少很多。所以新生還是用自己新買的車來練比較心安理得,開始一段時間(短則一兩個月,多則半年)保險貴一些就貴一些,關系不是很大。
2.2.3) 考車
亞特蘭大這里駕照的路考(Road Test),在整個美國大概屬于中等難度。有些地方,比如佛羅里達,密西西比,路考不考平趴(Parallel Parking),因此基本上沒有技術上的難度,很容易考過。而另一個極端,象加州,紐約,路考必須上高速公路,不但要技術,對于初學者來說還要膽量,因此比較難考過。亞特蘭大這里的路考不用上高速公路,考場只是一個停車場,里頭劃出條條道道,有各種交通標志,模擬外頭的真實路況,這就比加州紐約容易得多了;但停車場里必考的項目之一就是平趴,因此又比佛羅里達什么的難得多。
第一次路考通常難免有些緊張,因此一次通不過的情況并不奇怪。大概的估計,在亞特蘭大路考能一次就考過的人不到百分之五十。不過考得過考不過,一方面要看考生的技術水平和臨場發(fā)揮,另一方面也要看考官的為人和心情。所以運氣的重要性不能小看。
就算考過了,拿到了駕照,在路上開車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因為人命關天,開車時的一點小疏忽都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
順便說一句,在美國常常是把駕照(或學習駕照)當作身份證來用的,進出club,買酒精性飲料,坐飛機等,都需要出示駕照。所以剛來的同學,即使不打算那么快買車學車,也不妨先考一個學習駕照,這樣至少可以當身份證用。
2.3) 食
亞特蘭大作為成規(guī)模的城市,吃這一點上的選擇要比鄉(xiāng)下小地方多得多了。當然,要想吃得好,前提是有車,哪都能去。亞特蘭大有五六萬華人,以前曾有過統(tǒng)計,有三百多家餐館自稱中餐館。當然,這些所謂的中餐館有一大半主要是騙老美的,一般中國人并不會認同那些菜式叫做中餐。然而基數這么大,稱得上正宗的中餐館至少也有那么幾十家,假如一個星期下一次餐館,也足夠一年不重樣了。:)
當然,美國也有些城市,比如洛杉磯,紐約市,華人數量以十萬為單位來計算,那中餐館就更多更好了。亞特蘭大在這一點上應該說比上頗不足,比下足有余。
如果你的興趣不僅限于中餐,那可選擇余地就更大了。亞特蘭大的韓國人數量不少于華人,因此韓國餐館也很多。要再加上日本,東南亞,墨西哥,意大利等等各種風味,一年到頭可吃的東西還是很多的。
沒有車的同志沒法這么隨心所欲地到外頭下館子,自己在學校里吃食堂,或者在學校附近吃快餐,如果不是太挑剔的話,還是可以每天換換花樣,不至于膩味得活不下去。如果實在是吃不下老外的飯,要自己做的話,就得隔一段時間跟有車的老生去買一次菜。亞特蘭大有幾家比較大的亞洲食品店,可以買到中式調料菜蔬和各種廚房用品。懶漢呢一般就買上一大堆的速凍水餃,在家里想吃中餐了就煮上半包一包。勤快的人呢也可以自己買面粉,肉餡什么的,自己動手包水餃。
2.4) 衣
亞特蘭大的天氣,在整個美國也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吧。這里夏天再熱也熱不過德州沙漠,冬天再冷也冷不過新英格蘭,溫度高低大抵都在不會讓你過于難受的范圍之內。當然,比起四季如春的加州,這里還算不得天堂。不過我們至少有四季的變化。冬天會斷斷續(xù)續(xù)下雪,都加起來的話,一個冬季少則兩三天,多則七八天有雪,但這點雪多數又不至于象北方的雪那樣大到連續(xù)多天嚴重妨礙日常生活的地步,相反這里的雪一般只是給生活增加了些情趣,多好。:)
這里最低溫能低到攝氏零下十度,但很少會有那么冷的時候,所以冬衣沒必要準備得過多。冬天平常大家呆在屋里都有暖氣,出門的時候才需要穿得厚實一些。
不過出了門,最怕的往往不是低溫,而是windchill,一定級數的寒風撲面刮來,那種感覺很不好受。所以羽絨衣,或者防風保溫能力相當的其他衣服可以帶一件,而且最好是帶帽子的那種,一套上頭可以連耳朵一起保護起來。
夏天呢一般穿T-Shirt就可以了。不過因為大家的辦公室或實驗室一般有空調,有時空調可能很冷(老美體格健壯,往往喜歡把空調溫度調得很低),剛從國內出來的同學可能會不適應,所以最好帶一件夾克放在辦公室或實驗室,覺得冷的時候好穿起來抵擋一下。
前兩年經濟好的時候,到處都有公司為促銷而贈送免費的T-Shirt,有人短短一兩個星期從各處領了十幾件這種T-Shirt,簡直不用另外再買T-Shirt了。:)現在經濟情況不好,很少這么好的事了,大家還是得自己解決T-Shirt來源。
最好還要有一套正經的西裝、襯衣、領帶、皮鞋,以備萬一需要出席什么正式場合,或者需要求職面試等等時候用得著,盡管這套行頭也許一年也穿不上一回。
對于比較粗枝大葉的同學,象襪子這種洗一次少一只的東西也不妨多帶一些。當然,這里襪子也不貴,丟光了還可以再買。
以上是針對男生。女生穿衣花樣太多,這篇文章的小小篇幅無法容納那么多細節(jié),我們只給出一個一般性的指導原則,就是沒有必要把國內的衣柜整個搬到美國來,因為也許來到這里后才能真正體會這里同齡女生的流行衣著,體察之后再去mall 里買也來得及。:)
亞特蘭大離Tech最近的mall原本是Lenox Mall,頗有些距離,開車也得十幾二十分鐘?,F在17街上的atlantic station, 周末又grocery shuttle直達,十分方便。
還有值得一提的是,和美國其他大城市一樣,亞特蘭大市郊有一個outlet mall,比較遠(要開一個小時的車),但品牌衣物比其他地方便宜得多。穿衣穿鞋講究品牌的同學,可以一年去那么一兩次采購一番。
3) 初來乍到
剛到學校應辦理的最重要的手續(xù),一是到系里報到,二是到學校的OIE(Offic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報到。在這兩處你會領到一堆材料告訴你接下去應辦些什么手續(xù)。各系當然有各系的安排,但也有其他必須要辦的、和系別無關的手續(xù),包括:到計算中心申請帳號;到BuzzCard Center申請BuzzCard,也就是學生卡;在網上(oscar.gatech.edu)注冊課程;在網上(同一網站)或到Bursar's Office交費;由學校統(tǒng)一安排或到專門的辦公室去申請社會安全號 (Social Security Number);等等。學校旁邊有個Wachovia Bank,新到美國的同學最好在那兒開一個帳號,將來財務往來也方便。這些事情看起來也許沒那么多,但往往每件事都要排長隊,一天下來還是比較緊張的。
對于有獎學金的同學,雖然免掉了學費,但每學期還是要交一定的雜費,秋季學期一般要交學雜費$1300左右。這筆錢可以在入學的時候交清,也可以每月從工資里面扣除(payroll deduction),在oscar這個網站上可以設定。交學費的時候,如果用信用卡,會收2.75%的手續(xù)費,用支票交沒有手續(xù)費,也可以用webcheck(網上輸入支票號碼完成交易)。 如果必須在外步行,一般來講身上可適當帶幾十塊錢,但不要太多,也盡量不要把護照這種最重要的證件帶在身上。遭搶時保持鎮(zhèn)定,把錢都交出去,等強盜走了再想法報警,這也是Tech警察局給出的建議。住在Homepark更應該警惕的不是暴力案件,而是入室行竊案件,因為后者發(fā)生得頻繁得多。平時千萬注意鎖好門窗,不給小偷可乘之機,也就行了。
>>我感興趣,馬上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