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計算機看作一門科學,那Stanford大學的計算機科學系肯定是最出色。假如計算機是一門科學,它的靈魂自然是人工智能(AI)。早期MIT的AI實驗室做了一些開拓性的工作,冷戰(zhàn)期間美國國防部搞了無數(shù)超大的AI項目,一時各校紛紛以做AI為時髦,現(xiàn)在UTexas(Austin)和UMass(Amherst)的CS系便是那個時代的產物。可好景不長,隨著在AI領域的投入產出被證明是國防部的一大敗筆,大師們一一歸隱。為了生存,后來的AI也發(fā)展了一些面向應用的方向。從那以后,Stanford大學在AI領域應該算最強的。
除了AI,Stanford的計算機系以擁有最強的計算機體系結構和數(shù)據庫團隊而聞名。
* MIT
MIT屬于不好說的一個學校,名聲很大,faculty看上去都很牛,可說不出它有什么實力超群的團隊。比較各校畢業(yè)的PhD學生,應該說MIT的PhD在學術上是最有成就的。這其中,又以理論和系統(tǒng)為最。
* Berkeley
當年網絡還沒有成為泡沫時,Berkeley出去的PhD人人都能去名校當faculty, 這說明了Berkeley的計算機系有很強的操作系統(tǒng)/網絡專業(yè)。另外,在圖形學和計算機視覺領域,Berkeley應該可以和Stanford平分秋色。
* CMU
從AI(比如語音識別)起步,因為做Mach操作系統(tǒng)而獨樹一幟。微軟每年從各個學校招收大量的Software Engineers, 但在早期的工業(yè)研究及產品開發(fā)上,微軟受到了兩個學校的深刻影響,一個是CMU,另一個是Washington(Seattle),可見CMU的軟件之強?,F(xiàn)在的CMU擁有龐大的Robotics及Computer Vision研究隊伍,全是早期國防部做AI的遺物。
* UIUC
為硬件和超級計算而生,所有與超級計算相關的方向幾乎都是最好,包括算術,硬件,機器結構,編譯及數(shù)值分析。80年代以后學術隊伍老化,UIUC因此迷茫了十多年?,F(xiàn)在的硬件隊伍已經全部退休,新的faculty全部換成了軟的。
用個比喻來總結:
UIUC的教授和學生發(fā)明了晶體管,集成電路和計算機算術,所以Intel可以做出處理器(CPU)來。
微軟從CMU找來很多腦袋做出了Windows內核,有很多毛病,可它可以運行一個CPU,所以人人買得起。
IBM說,PC的計算能力很有限,又不可靠,所以大機器才是真正的計算機,于是UIUC的PhD都去了IBM。
Berkeley說,超級計算機不算什么,我用幾臺PC連在一起轉得一點不差。PC也不算什么,不用網絡連起來不好玩。正好這個時候網絡泡沫的起來了,Berkeley的PhD們都去了各個大學教網絡課。
MIT什么都沒有,但它的感覺是最好的。
>>我感興趣,馬上在線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