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學校需要的推薦人以3個為多,這里就討論三個推薦人的情況吧。區(qū)別與申請碩士或者博士的DIY們,由于缺乏課程以外的經歷,所以還是以結合學習和生活為主!當然,選擇的推薦人,在合理的前提下,他越強越好,知名度、影響力、實力背景都是做推薦人的選擇。但是,從道理上來說,首先這個申請人得有推薦你的理由,如果無法說明你們有過什么接觸以使得推薦覺得推薦你是值得的,那么即使這個推薦多強,其實對申請者來說也沒有什么直接的意義,學校不是好說話的人,他們很明白什么是合理的,什么是牽強!所以原則一:找了解你的人!或者換個說法,你能提供證據他是了解你的人,然后在了解你的人中選擇最強的——在學習和生活方面——當然首先考慮的是學習方面了!
推薦怎么寫?
很多推薦信中,不管是說學習方面還是生活方面,都是很表面的話,他/她很優(yōu)秀,真的很優(yōu)秀,真的優(yōu)秀在哪里呢?課堂上經常提問題?提問題的人多呢!經常去圖書館?去圖書管的人多呢!經常幫助別人?幫助別人的人多呢!
實際上,這些方向本身是沒有錯的,而問題卻是在于,如何去闡述這方面的表現,單純是說他/她如何好,這沒有任何的意義,試想一下,如果你不好,不優(yōu)秀,誰推薦你,關鍵是,通過什么事情體現出來你是優(yōu)秀的,在這個事情里申請人的表現如何能區(qū)別與身邊的人,或者說區(qū)別于同一個年齡階段或者身份(高中生/本科在讀)的人,這就是所謂的“對事不對人”,不會針對你是什么身份的人來判斷你是否具備達到錄取的條件,而是通過你做過什么事情,在事情中的表現如何,整個過程,得到一個什么樣的結果,申請人本身從這件事情中體現出什么來呢?